国产APP登顶美国!政客呼吁建防火墙

美国媒体无意中推广国产AI软件

有时候真的得感谢那些黑中国的美国媒体。你看,他们又给我们送来了“神助攻”。本来他们是想抹黑中国,结果却意外地让一款国产AI软件火了起来。

DeepSeek下载量暴增

前天,美国那个挺有名的财经新闻频道CNBC做了一篇报道,标题是《中国的新AI模型DeepSeek如何威胁美国的AI产业》。本来他们是想炒“中国威胁论”的,结果没想到弄巧成拙了。美国的用户一看,哎呀,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免费又好用的AI模型可以选择呢。

然后大家就开始纷纷卸载那个一年要240美元的ChatGPT,转而去下载DeepSeek了!

DeepSeek登顶苹果下载榜

就连CNBC的女主持也在试用DeepSeek后,不得不承认它的效果和ChatGPT一样棒。

现在DeepSeek在美国到底有多火?看看苹果商店的应用排行榜就知道了。

这款应用在48小时内就登上了苹果商店下载榜的第一位,成为继TikTok(海外版抖音)、TEMU(海外版拼多多)、CapCut(海外版剪映)和小红书之后,第五个登上美国榜首的中国APP。

美国政客呼吁禁用中国APP

中国APP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,这让美国的一些政客感到非常不安。比如,“中美竞争战略委员会”的主席约翰·穆莱纳尔就大声疾呼,要为中国APP设立一道防火墙,禁止美国公民使用,说是为了保持美国思想的“纯洁”。

美国不仅想在边界建一堵墙来阻挡非法移民,还想在网络空间建一道看不见的防火墙。那个曾经自认为是开放、自信,并号称是“人类文明灯塔”的国家去哪儿了?

在硅谷,也就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地带,当地的高科技公司对DeepSeek(可能是某个中国的APP)除了感到震惊之外,还引发了一场自我反省的浪潮。

DeepSeek:AI领域的颠覆者

在他们看来,TikTok虽然很火,但也就是个“算法稍微高级点的视频软件”,对YouTube构不成威胁,还是个跟在后面追赶的选手。

但是DeepSeek不一样,它不仅站在了AI科技的最前沿,而且训练成本很低,造价只相当于ChatGPT的三十分之一,效果却出奇地好。

单从性价比来看,DeepSeek已经超过了所有的美国AI公司,领先了一大截。

美国限制GPU对华出口加速中国AI创新

微软的CEO直言,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,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。单靠限制硬件出口意义不大,这样做反而会让中国人更独立自主,说不定还会搞出一些让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技术。

比如DeepSee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美国政府可能禁止英伟达把最先进的H100 GPU出口到中国,试图在算力上限制中国AI的发展速度。但没想到的是,中国人不走寻常路,转而改变模型架构的思路,结果出乎意料地好。他们只花了500万美元,就达到了别人用1亿美元才能达到的效果。

《金融时报》对此评论说:这些创新其实是被美国逼出来的。如果美国能保持开放的态度,中国人可能会沿着美国的技术路线继续前进,做个追赶者也就满足了。

美国政客误判对华AI技术禁令

美国那些政客们根本不懂AI产业的复杂性,他们以为禁止出口最先进的GPU就能阻止中国AI的发展。结果呢?又被中国意外地超越了。

DeepSeek的成功让“脸书”团队的人快疯了,他们的工程师正在一字一句地研究DeepSeek的论文,希望能找到任何可以模仿的地方。

有个工程师都快不好意思了,他说:“我们团队有五六十个年薪超过500万美元的高管,却搞不出一个像样的AI产品。我们怎么跟投资人和美国用户交代啊?”

马斯克与DeepSeek的理念共鸣

马斯克对DeepSeek的成功感到很高兴。一方面,他跟我们关系不错,经常帮中国说好话;另一方面,他对ChatGPT有点意见,觉得后者背叛了他。

当初ChatGPT的母公司刚成立时,马斯克投了不少钱,还给公司起名叫“OpenAI”,希望他们做些免费开源的东西。

但后来ChatGPT火了之后,马上变成了闭源收费模式,这让马斯克很不爽。他认为这违背了自己的初衷,所以就在董事会提议撤掉奥特曼。不过大多数股东还是想赚钱,纷纷支持奥特曼的收费计划。最后,马斯克气得把股票全卖了,退出了董事会。

这次DeepSeek以开源免费的形式出现,马斯克当然兴奋不已。他的理念终于在大洋彼岸得到了实现。

有人曾问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:“为什么不搞闭源赚点钱?美国公司都是这么做的。”

梁文锋回答说:“我们有自己的理念,不想走那条路。”

AI创新无需仰仗欧美

梁文锋的回答挺有启发性的。他说,现在的AI产品还没找到明确的盈利方式,所有收费模式都是参照互联网产品的。但这些模式在AI时代是否适用还很难说。就好比让十几年前的QQ用户按超市零售的逻辑,每次登录QQ都得付钱,这听起来多荒唐。

更难得的是,DeepSeek团队里几乎没有海归,全是本土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。

在AI这个新兴领域,没有在欧美接受过教育,可能反而是个优势。他们不需要仰仗别人,也不用被欧美那些条条框框束缚,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。虽然十次尝试可能九次都不成功,但只要有一次成功了,那就是原创性的发明。

正如一位美国网友评论的那样:未来的AI竞争将是美国华人和中国华人间的竞争。

历史的天平正在往东方倾斜。